名人媒体编者按:在当今信息纷繁的国际舞台上,真正具有穿透力的视角,往往来自那些能够捕捉细微信号、并将其置于全球语境中的记者。作为一位埃及裔美国国际记者、联合国常驻记者、全球事务分析师,以及美国电视新闻(ATN)的总编辑,艾哈迈德·法提正是这样一位兼具深度与广度的观察者。

当大多数人仍停留在对艺术与政治相互独立的刻板印象时,法提敏锐地洞察到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外交潜能。在看到中国书法家李贵明将“福”字带入联合国的报道后,他并未止步于欣赏艺术的表象,而是立即意识到其中所折射的跨文化交流价值与全球治理意义。他主动约见李贵明于联合国新闻中心进行深入采访,以新闻人的锐眼和分析家的格局,赋予这一艺术事件更为深远的解读。

正因如此,才有了本文的诞生。法提不仅把一幅书法作品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联系起来,更揭示了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下的国际议程中发挥“软实力”的作用。这种将艺术、文化与全球议题交织的报道路径,正展现了他一贯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敏锐度。

在联合国这个复杂多元的场域中,艾哈迈德·善于发现那些容易被忽略却至关重要的“非官方语言”——文化、信仰与价值观。他以资深记者的敏锐与学者的思辨,将墨香转化为话语,将艺术化为桥梁,提醒我们:在全球治理的语境下,文化外交同样是一种推动和平与合作的力量。

书法家李贵明的“福”,已然成为跨越国界的祝福!

以下是我们转载的艾哈迈德·法提(Ahmed Fathi)的文章和视频。

作者:艾哈迈德·法希(Ahmed Fathi)

纽约联合国总部——在这个充斥着冗长演讲与繁复决议的全球舞台上,一条不同寻常的信息悄然登场。它没有通过文件,也不是政策表述,而是通过墨香笔意传达而来。

中国书法家、艺术家李贵明,带着一个古老而深刻的汉字走入联合国:“福”——象征着祝福、和平与繁荣。这一汉字,超越语言与政治的藩篱,成为文化外交中的全球对话核心。

“福字虽小,却承载千钧。它代表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送福就是送去和平、善意与理解——这正是文化外交的核心。”——李贵明
播放器加载中....

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,李贵明将其书法作品《和平与福》带到世界舞台。这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,更是一份文化与精神的象征,强调中华文化如何与全球合作理念相互呼应。

这份作品正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16:促进和平、正义与强大机构,展现传统文化符号如何为现代国际承诺注入灵魂。

“和平是福之基,福是和平之果。”——李贵明

他的每一笔每一划,不只是技艺展示,而是用文化与信念在联合国讲述中国故事。通过文化传承激发“软实力”,打造穿越国界的理解与合作,这也正是可持续发展目标17所倡导的国际伙伴精神。

“一笔一划可以跨越文明,引发情感的共鸣。在语言失效时,它仍能连接人心。”——李贵明

而这场文化外交的行动也注重未来。李贵明相信,书法不仅塑造艺术素养,更是一种教育方式,能够在儿童心中播种耐心、尊重与和平的种子。

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,这份传统智慧正跨越疆域,走进教室、社区与线上平台,延伸到全球各地,正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目标4与目标9:优质教育与创新基础设施的有机融合。

“书法教孩子们学会耐心、尊重与和平。科技让这些智慧走得更远,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到梦想中的福。”——李贵明

在联合国,李贵明的墨迹不再只是书法,而成为一座桥梁——连接北京与纽约,连接传统与未来,连接文化与全球目标。

从一纸“福”,到全球和平愿景,信息明确而深远:和平与福,息息相伴。